Product details
歡慶拉圖加盟EMI 30週年 2010全新錄音專輯
拉圖首次灌錄柴可夫斯基作品
柏林愛樂第一份全本胡桃鉗錄音
特別演出:天使之翼合唱團
這份錄音是許多的第一次:這是指揮家拉圖第一次灌錄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也是柏林愛樂第一次灌錄全本的胡桃鉗芭蕾舞劇。對很多人而言,或許是很不可思議的一件事,但是因為音樂國家主義和樂派偏好的因素,柏林愛樂在卡拉揚和阿巴多手中都沒有灌錄過這套芭蕾舞劇,就連精選的管弦樂組曲也沒有過。只有在卡拉揚時代該團曾經在羅斯托波維奇手中灌錄過胡桃鉗組曲。這除了因為柏林愛樂向來就以詮釋德奧經典曲目聞名,不好奪人之美外,也和該團不是芭蕾舞劇院的專屬樂團的本質有關。至於拉圖本人,則向來不是熱衷浪漫派管弦樂曲目的指揮家,而雖然對其他俄國浪漫派樂曲頗有涉獵,對於柴可夫斯基過去他卻是有些敬謝不敏的。但是在一次好友的勸說下,認為他若沒聽過胡桃鉗,就不知道史特拉汶斯基的彼得洛希卡靈感借自何處,讓他開始慢慢接觸這套曲目,進而愛上這套曲目。也因此,他讓這套曲目成為他指揮柏林愛樂八年以來最膾炙人口的一首作品,過去他所指揮灌錄的曲目中,恐怕沒有一份比本片更老少咸宜的了。
在過去兩年間,拉圖多多少少已經帶過柏林愛樂在音樂會上歷煉過這套曲目,去年七月間的森林音樂會上,他們就已經在開場和中場演奏過胡桃鉗組曲和雙人舞等曲目,作為準備。在確定柏林愛樂已經充份準備好後,才選在去年的聖誕節假期期間進錄音室錄下這份錄音。拉圖的目的應該是希望藉由聖誕節的氣氛,讓團員充份感染到節慶氣氛,從而在演奏中表現出來。不像拉圖先前的浪漫派管弦樂曲演奏,總是帶著一點受過古樂洗禮的自抑和纖瘦,在這套胡桃鉗中,他罕見地允許柏林愛樂展現他們道地的豐腴音色,並且還似乎有意讓整份演出具有芭蕾演出伴奏版本似地,以非常簡單而規律地節奏進行,一點也不強調獨特和個性,拉圖唯一刻意要求的只有曲中一些特殊玩具樂器的演奏音色,要能夠回復到柴可夫斯基的譜面要求,因此我們會在這裡面聽到很多以往沒聽過的玩具樂器,非常有趣。這是一份為孩子灌錄的胡桃鉗,充滿親和力,想必他也希望這是一份能讓他與次女高音柯潔娜的兩個孩子一起同歡的錄音。
TRACK
-
- 1 -
- 1. The Nutcracker - No.1 the Decoration of the Christmas Tree
- 2. The Nutcracker - No.2 March
- 3. The Nutcracker - No.3 Children's Galop and Entry of the Pare
- 4. The Nutcracker - No.4 Arrival of Drosselmeyer
- 5. The Nutcracker - No.5 Grandfather's Dance
- 6. The Nutcracker - No.6 Scene: Clara and the Nutcracker
- 7. The Nutcracker - No.7 Scene: the Battle
- 8. The Nutcracker - No.8 Scene: In the Pine Forest
- 9. The Nutcracker - No.9 Waltz of the Snowflakes
-
- 2 -
- 1. The Nutcracker - No.10 Scene: the Kingdom of Sweets
- 2. The Nutcracker - No.11 Scene: Clara and the Prince
- 3. The Nutcracker - No.12 Chocolate/Coffee/Tea/Trepak
- 4. The Nutcracker - No.13 Waltz of the Flowers
- 5. The Nutcracker - No.14 Pas De Deux: Variation I & Ii/Coda
- 6. The Nutcracker - No.15 Final Waltz and Apothe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