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 details
今天會有今天的落日
明天會有明天的風吹
11 首 Pop Songs,11 種經典曲式
11 步奉獻所有給音樂的漫漫長路
回憶與盡頭,成長與領悟
QUIT QUIETLY 是一句寧靜的告別
或者下一段旅途的開始?
「我們真的開了一台車,乘著夕陽去了世界很多地方,這台車就叫做落日飛車。」用音樂與世
界對話的落日飛車,在 2021 年獲得金曲獎「最佳樂團」後持續實踐「music is my service」
的敬業精神。距離獲獎專輯《SOFT STORM》發行這五年來,他們未有半刻暫歇,續以熱情
與才華為燃料,發動這台五人座飛車前行。
2023 年他們首度登上國際音樂節 Coachella,並在 2024 和 HYUKOH 推出《AAA》大製作專
輯及巡演計畫,一次次打破獨立樂團的經營規則與成績限制,同時也陸續完成《夕陽無限好聽
》合輯、夕陽小鎮音樂節、夕陽音樂廠牌藝人專輯⋯⋯等作品,在獨特的賽道上一「車」當先
。
外人看樂團風光、成就非凡,主唱國國心中卻有疑惑:「我生命中什麼都不缺了。有親情,有
修成正果的愛情,有自我實現,一切對於人有意義的正面目標我都有所前進,但也會質疑,這
就是最後的意義嗎?」
迷惘、醒悟、終結與看破,一路上因為成長體會到的改變與掙扎,盡數交返音樂撫慰。一張樂
音祥和,卻也藏了最多秘密的專輯就此誕生。
*
落日飛車第四張專輯《QUIT QUIETLY》於 8 月 8 日無預警發行,收錄他們過去五年的創作
。命名呼應《VANILLA VILLA》、《SOFT STORM》的 VV、SS 對仗風格,直至 QQ 階段既
有飛車式的幽默感,也早早暗示此輯的感傷調性。
《QUIT QUIETLY》從 2023 年概念初生錄下〈Satellite〉後,直到 2025 年 2 月開始,再與
團員維持四個月密集錄音、整合 11 首曲目。除了新北板橋的「主場錄音室」MoriSound
Studio,他們也在三月飛抵日本 Studio Dede 進行五天四夜的錄音與創作。
過程中詞曲都是高完成度的,沒有任何一天錄音卡關浪費掉。國國說:「每天來都有做不完的
事,可能這首歌不夠好,要讓它變更好。因為歌已經有了,知道好在哪就可以追。」
《QUIT QUIETLY》比起飛車過去的作品敘事性更高,不只是做氣氛,也重視故事文本,深度
聆聽詞曲細節會發現每首歌的獨特意境,在人稱選擇上也有更多視角,具普世帶入感。
這與國國近年的變化有關,他自認越來越不像一位 band guy,寫歌更喜歡自己從木吉他彈唱
開始發展,坦言:「以前 demo 還會做很多繽紛的編曲,鼓、合成器跟貝斯,但我現在只喜
歡剩一把木吉他,me and my guitar。因為有限制,所以寫歌概念要變得很具體(solid)。」
製作上,《QUIT QUIETLY》雖回到第一張《BOSSA NOVA》的方法,由國國跟錄音師老王
兩人緊密完成,卻也多了這幾年漫遊國際結識的音樂友人助陣,諸如:吳赫及安溥助陣配唱、
竇靖童及布拉瑞揚舞團的和聲、王希文的弦樂編曲,以及從 Never Young Beach 主唱安部勇
磨那借來的樂器⋯⋯等。一切緣分讓他直呼:「這張很有愛,都是我歷練過後的朋友們,大家
都有來給意見,來錄音室玩,一起做音樂。」
*
《QUIT QUIETLY》的寫歌創作期,國國回頭複習了大學研究所時期喜歡的讀物,買整套卡夫
卡、班雅明看,產生不同於年輕時的理解,甚至感到欣欣相惜。同時他也再度愛上 Elliot
Smith:「上次聽可能是 2010 年,那時候覺得好憂鬱喔,不知道憂鬱在哪,但感受很強烈。
現在就比較懂那個憂鬱在哪。」
憂鬱,整張《QUIT QUIETLY》色彩因此偏向 monotone,灰濛濛的,彷彿把飛車式的繽紛混
音披掛在三十七、八歲的男人骨架上。手法亦拋棄 intro、outro、skit、feature 等花俏設計,
只留下扎實寫出的一首首歌:「我把體悟融入到創作裡,但這張沒有做得很用力,沒有變成一
張概念專輯。我最後就是寫十一首 pop songs,每一首都是『流行歌』。」
編曲時,他與老王會羅列心目中的西洋經典歌曲,解析夢幻流行、迷幻搖滾⋯⋯等類型曲式,
讓十一首歌的特質各不重複,又紛紛奔往根源,和飛車的詞、曲、演唱達到「形質合一」的境
界。
開場〈Wind of Tomorrow〉向故人往事道別,並以日式諺語「明天會有明天的風吹」勉勵不
要害怕;接續〈Humor Tumour〉取材良性血管瘤的檢查報告,用幽默感應對無常的日常。速
度感小品〈Believe U〉融入經典爵士和弦進行;直到〈Mistakes〉面對生命中的懊悔,以循
環式編曲帶來線性增幅效果,越到後段越感壯闊,開啟專輯後半篇章。
太空迷幻曲〈Charon's Gone〉與鼓手尊龍合寫,敘述冥王星與其衛星冥衛一(Charon)若即
若離的軌道關係;〈Piccolo Amore〉從義大利靈緹犬的視角,觀察親密主人的情感生活;找
來布拉瑞揚舞團和聲的〈Grow〉,從凱達格蘭民族神話延伸出一段外星羅曼史
;〈Everything I Have〉向英式靈魂樂取經,內省擁有一切之後該放下或追求的命題。
邀請竇靖童和聲的〈Satellite〉,是獻給第一隻蘇聯太空狗萊卡的漂流輓歌;〈Bluebird〉則
萃取英倫搖滾精華,和弦走法精妙、詞作用色繽紛;銜接收場曲〈Fading Out〉再展〈My
Jinji〉飛車經典曲式,巧妙的轉調與音階設計,宣讀一段淡出不復返的無盡旅程。
「不是豁達了、看開了,跟出家一樣。沒有,我還是逆流而上,持續逆流而上,帶著我衰老的
軀幹,衰老的軀體。」國國說,〈Fading Out〉代表自己的創作意識脫胎到下個階段。因此
《QUIT QUIETLY》不是告別,而是款待自我的音樂盛宴。在把樂團遊戲破關後,仍不從創作
上撤退。畢竟今天會有今天的落日,明天會有明天的風吹,只要音樂再度響起,定能有緣相會
。
【歌曲介紹】
1.〈Wind of Tomorrow〉
要離開喜愛的事情很難,但還是要勇敢。受到日文諺語「明天會有明天的風吹」影響,國國寫
下這首專輯開場曲,在惆悵與釋懷間,唱了所有想講的話,不多也不少。
2.〈Humor Tumour〉
國國在健康檢查時發現肝臟有兩顆腫瘤,一開始很緊張,後來發現是良性的血管瘤,只需要定
期追蹤就好。愛看脫口秀的他,用幽默感應對身上的瘤,並以鏡像式的段落接法(主歌、副歌
、C 段、副歌、主歌)完成這首歌。
3.〈Believe U〉
歌名本來叫 Believe Me,在與品牌合作後改成了更適合的 Believe U。作為專輯裡的「動感擔
當」,音樂上帶有 The Whitest Boy Alive 的色調,並在爵士經典行進裡設計貫穿全曲的貝斯
音階。
4.〈Mistakes〉
歌名中譯不是「錯誤」而是「過錯」。長大過程人人都會犯錯,可與其懊悔,不如面對並學習
才能得到解脫。以循環的旋律、線性成長的編曲,創造更多層次,在反覆的過錯裡詮釋
「move on」的哲理。
5.〈Charon's Gone〉
與尊龍合寫的太空漫遊迷幻曲,描述冥王星與其衛星冥衛一(Charon),因為質量過小導致
的若即若離軌道關係。主歌兩段一去一回,在重返的過程裡彷彿每次的問題都獲得解決。
6.〈Piccolo Amore〉
唱過法文、日文,飛車這次試著唱義大利文,就連英文也刻意模仿義大利腔。從義大利靈緹犬
(Piccolo Levriero Italiano)視角,側記主人貪心的情感生活,結尾反覆輪唱「I wanna be
your dog」的美好幻想。
7.〈Grow〉
國國將凱達格蘭族的七星堆傳說,延伸成一段外星人的羅曼史,因此找了推廣原住民文化的「
布拉瑞揚舞團」參與和聲。概念和〈VANILLA VILLA〉相呼應,是想念的力量讓外星人願能
長成一棵樹,往那顆太陽的高處不斷生長。
8.〈Everything I Have〉
擁有之後就該滿足與放下嗎?或許也不盡然要。與〈Greedy〉對仗的〈Everything I Have〉
透過英式靈魂樂風,反思成就達到之後,下一步的目標與人生的意義。為開場的道別與悔意,
開啟另一道思考的路徑。
9.〈Satellite〉
專輯在 2023 年最早錄製的歌曲,獻給蘇聯在 1957 年第一隻派上太空的狗狗萊卡。萊卡漂流
宇宙且注定無法回來的哀傷,在國國與竇靖童的共唱之中成為一曲靈動的小調輓歌。
10.〈Bluebird〉
擋不住的愛意是一隻飛往天空的布魯鳥。〈Bluebird〉乍聽是將英倫搖滾從披頭四到基音樂團
的特色,弄縮成三分半的流行曲調,卻在和弦上藏有兩次主歌走法相反的巧思,成為一首「編
曲花式上籃」的音樂人之禮。
11.〈Fading Out〉
飛車招牌循環曲式的集大成之作,重複的演奏隨著音樂的推進、情緒的必然,和點點細節的調
整不斷變化。轉調之後只改了一個音的貝斯、懸著無法徹底落地的和弦編法,塑造「穩又不穩
」的體感。就像人生成就達成、進入下個階段,還是有無盡的旅程要走。